
目前,国内外对油田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重力除油法、絮凝法、气浮法以及生物处理法等。其中,絮凝法既可以单独来使用,也可以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及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具有投资少、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沉降时间短、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絮凝剂是絮凝法处理技术的核心,油田污水处理的絮凝剂按其性状可分为水剂絮凝剂和干粉(粉剂)絮凝剂两类。本文针对大庆油田第八采油厂污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
第八采油厂现有污水站6座,污水处理所用的絮凝剂为水剂絮凝剂。2013年污水站总处理污水量360×104吨,使用的水剂絮凝剂251.1吨。年絮凝剂成本为45.2万元,吨水处理成本为0.125元/吨。
1 水剂絮凝剂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用的油田污水处理水剂絮凝剂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水剂絮凝剂数量多,储存占地面积大,存放不方便,使用量大,运行的成本高。
(2)工人劳动强度大。以其中一座污水站为例:月处理污水量为88417m³,水剂絮凝剂加药浓度为52.6mg/L,则每天应加入水剂絮凝剂的量为155kg,需要25公斤加药桶6桶,且要分次投加,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
2 干粉絮凝剂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该厂试验干粉絮凝剂替代水剂絮凝剂,但在试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在现场试验中,由于没有配置溶液的设备,将计算好的干粉絮凝剂直接投加至絮凝剂加药罐中进行搅拌。由于投加量大,熟化时间短,药剂在加药罐中形成大量的粘稠状固体,使药剂失效。
(2)当每次投加量很小时,能满足药剂均匀分布在加药罐中不聚结,但需要多次人工加药,从而增大了劳动强度。
(3)试验的加药间都是已建加药间,空间位置有限,如果在现场引入干粉絮凝剂配置装置,则没有放置储液罐及加药泵的位置。
3 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的引入
针对干粉絮凝剂现有存在的情况,该厂在3座污水站各安装一套干粉絮凝剂加药装置。干粉加药装置是一种可以同步完成固体药物溶解、药液配比及投加的一种新型的加药装置。干粉絮凝剂是由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的干剂混合而成,由加药装置厂家按要求比例配置好后提供给使用单位。
加药装置是由溶药箱、熟化箱以及储液箱组成的三箱装置。粉剂物料装配置至干粉进料装置后,由系统自动控制功能完成连续配制和投加,根据现场的污水处理实际要求,调整好配制进水量、螺杆泵的进药速度,启动设备。粉剂经螺杆泵挤出进入混合器,被润湿后进入溶药箱,进行稀释,得到要求浓度溶液。稀释后的溶液流经熟化箱熟化1.5个小时后进入储液箱。熟化的药剂经螺杆泵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当储液箱中的溶液处于低液位时,液位传感器会根据得到的触发信号开关控制设备自动运行,进行溶液配制。
与水剂絮凝剂相比,1袋干粉絮凝剂(25kg/袋)可配置32桶水剂絮凝剂(25kg/桶)。干粉絮凝剂年加药量7.85吨,成本为29.9万元,相比水剂絮凝剂成本45.2万元,可节省15.3万元。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污水站工艺流程和加药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达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及减轻劳动量的目的。基于干粉加药方式的诸多优点,在其它油田水处理化学药剂的使用上也可以逐步探索干粉絮凝剂投加方式,为油田在药剂的使用上开辟一条简单、有效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