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卧螺离心脱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卧螺离心脱水机结构
卧螺离心脱水机主要由转鼓、螺旋、差速器、进料口、液相出口、固相出口、液位挡板、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1.2 卧螺离心机脱水原理
污泥与絮凝剂同时从进泥料口进入离心机,在离心机腔体内,絮凝剂对母液中的污泥产生絮凝作用,生成重于水的大颗粒固体,由于固液两相存在密度差,在高速旋转的转鼓内,离心力加快固相颗粒的沉降速度,固体趋向转鼓壁,分离液挤向转鼓中心,沉降到转鼓壁上的固体被螺旋输送器推向固相出口,排出腔外,分离后的清液经分离叶片进一步澄清,通过转鼓液相出口排出。
2 卧螺离心脱水机的选型及结构参数分析
2.1 工业污泥的特点
工业废水(本文中主要指化工、印染、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机械杂质、残留化学品等,排污企业在废水预处理过程中,将部分留在污泥中的可利用杂质,通过筛选、除砂等方式提取回用,其余不能再利用的杂质、纤维等与废水中残留化学品、机械杂质等通过污水排放,流入集中污水处理厂。
此类工业污泥的主要特点是:
(1)杂质含量大。较城市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量而言,其纤维、机械杂质等含量大,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絮凝剂用量相对较少。
(2)产泥量较多。污水厂进水SS浓度一般在800~1200mg/L,吨水产干泥量达到0.7~1.1千克。
(3)易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由于很多工业原料中含有化学药剂和有机物质,会在分解中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等气体,具有较强腐蚀性。
2.2 脱水机的选型
针对污泥的特点及管理需要,选择设计紧凑、分离效率高、能够连续自动进料、密闭性好的卧螺离心脱水机。
2.3 重要结构参数分析
(1)转鼓直径和有效长度。转鼓直径和有效长度决定污泥在离心脱水过程中的有效沉降面积,直接影响设备的处理能力。转鼓直径大且有效长度长的脱水机具有较大的沉降面积,延长了物料在转鼓内的停留时间,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分离效果更好。同时,大转鼓直径的螺旋输渣能力大,在相同的输渣能力下,较小转鼓直径的离心机其差速度低,有利于降低能耗和设备损耗。
(2)转鼓半锥角。转鼓半锥角的大小直接影响脱水机的输渣速度和脱水效果,当分离难分离的生化污泥(较其他污泥难分离)时,一般设定转鼓半锥角在6°以内,有利于增加液层深度,提高污泥回收率。当需要分离的污泥中存在大量纤维且初沉污泥占60%,污泥较易分离,选用设备的转鼓半锥角为8°,有利于提高输渣效率,但通常转鼓半锥角控制在10°以内。
(3)转鼓转速。转鼓的转速直接决定分离因数,当发现泥饼含水率高,固化效果差时,应提高转鼓转速,增加离心力,以提高泥饼含固率。但转鼓转速不宜过大,否则会破坏污泥絮凝体,反而影响脱水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较适宜的转鼓转速为2200~2400r/min。
(4)差转速。差转速是转鼓和螺旋输送器之间的相对转速。当脱水机的进料含固浓度≥3%时,应适当调高差转速,使沉降在转鼓内壁的沉泥很快从转鼓出泥口排出。当脱水机的进料含固浓度<3%时,应降低差转速,延长沉渣时间,增加沉渣厚度,有利于提高泥饼含固率和污泥回收率。
3 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1 调试初期的常见问题
(1)滤液混浊,污泥回收率低。污泥回收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脱水滤液中悬浮物的浓度,悬浮物浓度高则滤液混浊,部分污泥未形成泥饼,而是随滤液排出,重新回到污水收集系统中,降低了脱水机的污泥处理效率。
在设备调试初期,除考虑泥药配比是否合理外,离心机中的液位挡板高度是否合适也很重要,液位挡板的高低直接影响离心机的有效沉降容积和干燥区长度,当转鼓内液层深度偏小时,则渣层表面的松散微粒容易随液层排出,污泥回收率下降。因此,当确定泥药比合理而滤液仍混浊时,可适当提高液位挡板,使挡板高度接近液层临界值(液层中浊、清分界点的高度),取得较好效果后,其他设备可依次调整。
(2)转鼓内经常堵料。转鼓内经常出现堵料现象,一种堵料发生在设备启动期,常见为启动时电机过载报警,检查后发现转鼓内存在相对干燥的污泥,泥量较少时,可通过系统冲洗排除故障,泥量多时,则需打开机盖,拉出螺旋冲洗。下次停机时延长冲洗时间,直至滤水清澈。另一种堵料发生在运转中,属人为操作问题,如进料污泥浓度高,而差转速控制较低,造成沉渣时间延长,沉渣层过厚,导致转鼓内堵料,此时可通过提高差转速加快输渣速度来排除故障。
还有一种堵料是工业污泥中的固态杂质积聚造成,如常见的塑料垃圾,由于塑料片柔韧性好且不易被切割机打碎,随污泥进入离心机后,会贴附在转鼓内壁,长期积累后形成堵料。为了解决类似问题,将进料切割机由挤压切割改为刀片切割,同时定期打开机盖冲洗,有效降低了堵料频率。解决此类型堵料的关键是从源头杜绝塑料片进入污泥。
3.2 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1)进料污泥性质发生变化。工业废水中污泥的腐败程度对污泥性质影响很大。污泥中纤维含量高时污泥易于脱水,可降低絮凝剂投加量,调低液层挡板。当污泥中的纤维短(通常伴有腐败)时,污泥黏性较高,不易脱水,应适当降低脱水机进料量,增加药剂稀释倍数,提高药泥接触面积,以保证脱水效果。
季节交替,气温变化等也对污泥性质有很大影响,此类影响一般发生在春夏换季和秋冬换季时,当气温较低时,活性污泥所带负电荷较气温高时少,活性污泥胞外分泌物中含有更多的黏性物质,污泥亲水性更强,污泥的压缩性降低而难于沉降,此时应适当降低脱水机进料量,增加絮凝剂稀释倍数,同时可向进料污泥中投加铁盐,破坏污泥表面黏性和亲水性,有利于降低污泥比阻,提高滤水性。
(2)絮凝剂应用不当。在污泥脱水方面,一般使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来降低污泥的比阻,使污泥固液分离后易于脱水。絮凝剂应用不当会出现污泥脱水效果差、污泥回收率低及药剂浪费等问题。
选择聚丙烯酰胺时,要充分考虑到卧螺离心脱水机的特性,在运行中的离心机,转鼓高速旋转,想要得到较好的泥水分层效果,要求沉渣层相对密实。因此,选用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不低于1000万,离子度为50%~70%。
絮凝剂用量要适中,不应过分强调滤水清澈,絮凝剂投加过量不但浪费严重,而且滤水中泡沫增多,给管理带来不便。一般建议将污泥回收率控制在95%左右即可,此时的脱水效果和絮凝剂用量达到较合理状态。
(3)腐蚀气体对设备的影响。由于工业污泥脱水过程中常产生硫化氢和氨气等腐蚀性气体,对设备元器件危害很大,离心机控制系统中的变频器、液晶屏、控制器等部件容易因腐蚀而出现故障。对此,将离心机控制系统与脱水机隔离,同时增加正压送风系统对隔离间换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建议在脱水机房设计时考虑腐蚀气体对设备的影响,将脱水机和控制柜分室安放,可降低设备腐蚀性故障,延长设备寿命。
4 结语
(1)卧螺离心脱水机适合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
(2)卧螺离心脱水机系统的运行管理关键是把握污泥、设备和絮凝剂三者之间的平衡,需要现场操作人员细心观察,认真总结,从实际运行中不断摸索规律,使卧螺离心脱水机始终保持高效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