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之中的自来水厂都承担着较重的责任,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用水,而在当前的水资源中许多都已经受到各种程度的污染,需要自来水厂采取一定的过滤消毒措施,才能够保证输送到广大居民处的水质达到饮用的标准。但是自来水厂在对水资源进行过滤和消毒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大量的废水,在这些废水之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和废弃物,如果直接将这些废水排出,势必造成水资源的再次污染,同时也浪费较多的水资源。因此自来水厂需要对这些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污泥脱水系统在处理过程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这部分污水的排放问题。
1 污泥脱水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污泥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处理流程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等处理过程。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离心机的工作。污泥脱水离心机是一种全速运转,连续进料、分离和卸料的脱泥设备,其主要由机架、转鼓、螺旋推进器、差速器、驱动电机、进料组件、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等组成。
离心机在工作的过程中,转鼓与螺旋退料器都处于一种高速的旋转状态,并且保持同向进行运转。其中的转鼓在主电机的带动下旋转,螺旋推动器则主要由主电机和辅电机在差速器的共同带动下完成旋转。也正是由于其中差速器的原因,在转动的过程中转鼓转动的速率要低于螺旋推料器转动的速率,二者之间产生一个转动速度差值,这个数值可以通过差速器进行调节。
离心机在对污泥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向其中添加一种絮凝剂,让二者充分的混合之后才能送入到离心机的转鼓内,然后通过离心机转鼓与螺旋推料器之间的差转速使其中的污泥分离出来。在离心机全速运转的过程中,污泥的含固率与转鼓的转速之间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污泥的含固率也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污泥脱水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污泥脱水剂,对于这种污泥脱水剂添加的多少对污泥的含固率影响较小,但是会对滤液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影响污泥脱水质量的因素
污泥脱水系统在进行污泥脱水的过程中,对其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的有两种因素:工艺因素和机械因素。在污泥脱水过程中对这两种影响因素作出适当的调整,能够有效地提升污泥脱水的质量。
2.1 工艺因素
由于离心机是利用固液两相的密度差来实现固液分离的,因此污泥颗粒比重越大越易于分离。为改善污泥脱水性能,进行机械脱水前一般应均匀加入适量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来降低污泥的比阻,使污泥固相和液相分离后更易于脱水,絮凝剂的种类必须和污泥特性相适应及与设备类型和运行工况相适应。
2.2 机械因素
(1)转鼓转速
转鼓转速的调节通常通过变频器来实现。转速越大,离心力越大,有助于提高泥饼含固率。但转速过大会使污泥絮凝被破坏,反而降低脱水效果。同时较高转速对材料的要求高,对机器的磨损增大,动力消耗、振动及噪声水平也会相应增加。
(2)差速度
差速度直接影响排渣能力、泥饼干度和分离水质量,是离心机运行中重要的需要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整的参数之一。提高查速度有利于提高出泥能力,但沉渣脱水时间会缩短,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大,同时过大差速度会使螺旋对澄清区的扰动加大,分离水质量相对会差一些。将差速度降低会使得离心机之中的沉渣厚度增加,并使脱水的时间加长,此时脱水完成的沉渣含水量较少,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滤液。但是在这种模式之下,应当时刻注意离心机的排渣量,防止排渣量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堵塞发生,使得后面的滤液含有大量的泥沙。
由此可以看出,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与差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现场的操作人员根据污泥表现出来的性质来对参数做出有效的调整,从而使离心机在工作中能够同时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高的处理效果,这种调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较高的工作经验,才能够有效的做出判断。
(3)液环层厚度
在机械因素之中液环层厚度也是影响污泥脱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和调节液环层的厚度来影响离心机的有效沉降容积和干燥区长度,从而实现对污泥脱水质量的改变。通常情况下在对其进行调节的时候都需要在停机状态下完成,调整液位挡板的高低来实现对液环层厚度的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液位挡板处于相同的高度,如果不处于同一高度将会引起离心机出现较强烈的振动。
3 结语
污泥是自来水厂在处理原水时的必然产物。未经恰当处理的污泥进入环境后,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自来水厂对沉淀污泥的处理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