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了出来,在环境污染范畴内,化工产业是较为主要的一项污染源,虽然化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经济水平获得了良好推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种类繁多的生活必需品,但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来进行冷凝、稀释与循环,此种状态下,水中会掺杂进许多易燃、易爆甚至有毒有害的物质。在化工企业当中,污水污泥脱水技术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污泥处理手段,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所得的污水在固化之后可以有效应用到其他领域。且经过污泥燃料化操作后,所获得的污泥也可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这不仅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应用率较高的化工污泥脱水处理技术
1.1 传统污泥脱水
自然干化法即为本文中所说的传统污泥脱水方法。此种方法对气候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较为干燥,且经此种方法处理过的污泥中会残留许多有毒物质,干燥时间也较长,常存在污泥脱水不彻底现象,但具有作业难度不高且成本低廉的优势。
1.2 机械污泥脱水技术
在利用机械污泥脱水技术之前,所处理的污泥需进行提前浓缩,令其体积获得相应缩小,并利用热处理法或化学试剂方法来增加污泥的脱水性,可应用的化学试剂一般为混凝剂或无机盐。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方可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通常情况下可选择离心法与过滤法两种。其中过滤法可脱去污泥中七成污水,但具有操作复杂性较高、所需操作人员较多的弊端;离心法可脱去污泥中的八成污水,且具有高自动化的优势,不需在操作过程中投入太多设备,但具有前期处理要求较高及造价成本较高的弊端。
1.3 絮凝污泥脱水技术
通常情况下,污泥均带有负电,在污泥中放入带有正电基团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后,可起到持续压缩污泥胶粒双层电的作用,快速分离污泥当中的固体与液体,并可对污泥的沉淀特性予以有效利用,降低污泥当中的含水量。此种方法下,絮凝剂的具体使用量、污泥的实际成分、絮凝剂的结构与在污泥中加入絮凝剂的方式均会不同程度影响脱水处理的效果与污泥沉淀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絮凝污泥脱水技术中可使用天然絮凝剂,也可使用人工合成絮凝剂。其中人工合成絮凝剂通常包括聚合铝类、聚丙烯酰胺类和聚合铁类,天然絮凝剂则通常为淀粉或壳聚糖,处于对经济方面以及沉淀效果方面的考虑,两者之间人工合成絮凝剂的应用率较高,且一般情况下,只有对处理难度较高、脱水性能较差的污泥才会应用絮凝脱水技术。此种污泥处理方法具有较高成本且伴随一定生态方面的安全隐患,目前在水处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较少应用于污泥处理工作中。
2 污泥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微波处理技术
微波处理技术一般用于处理含油污泥,通过微波热效应方法来实现对污泥的固化与分离,使含油污泥的油泥乳状液体系得到破坏,进而分离含油污泥中的水、油和固体。其具有加热均匀、效率高、速度快、反应灵敏、选择性好等诸多特点,是目前处理含油污泥的较有效方式,可有效促进含油污泥的资源化。
2.2 超声波处理技术
超声波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泥的处理工作中应用率较高,超声波可对含油污泥起到辐射作用,令含油污泥中产生诸多小气泡,形成“空化效应”,由气泡破裂产生局部高压来促使固体颗粒表面的油迅速脱落。此种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诸多优点,但所得效果常会受到处理时间、温度及超声波强度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与此项技术相关的研究均在实验室中完成,还未大规模投入使用。
3 结语
化工企业需充分重视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对含水污泥进行妥善处置,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任务能够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现如今,我国化工企业所产出的污泥通常具有较高含水量,仅仅依靠机械脱水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远不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要求标准。因此,化工企业需秉承着机械脱水技术为主、多种辅助性技术为辅的原则来开展污泥脱水工作,以提升此项工作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