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十分严重,污泥缺乏科学的处置出路,60%的厌氧消化污泥仍采用填埋等落后方式处置,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而且严重浪费污泥资源。为了破解污泥处置难题,拓宽污泥出路,国内相关企业和单位开展了土地利用、单独焚烧、垃圾协同焚烧和建材利用等多种工程实践。但目前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给予考虑与解决。
1 污水厂污泥处理概述及重要性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细小,密度较小,呈胶体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挥发分是污泥重要的化学性质,决定了污泥的热值与可消化性。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应遵循处置方式决定处理技术的原则,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定可靠”的原则,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资源回用已经成为主流。
2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关键性问题分析
2.1 确保热平衡计算的准确性
用污泥消化处理系统中沼气产生的总能量减去维持消化处理过程的耗费的能量,就能得到污泥消化池实际的净能产量。有可能影响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处理净能产量的相关因素较多,包括了污水厂可以处理的污泥量、污泥中的含水率、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消化系统的温度、外界环境中的大气与土壤温度、污泥在消化池内停留的时间、污泥消化池的保温性能,还有锅炉与热交换器这些供换热机械设备等等一系列内容,国内污泥消化处理系统的热平衡设计的准确性应当满足系统运行的技术要求,否则就会造成污泥消化系统工作的效率极其低下。
2.2 提高干化焚烧的技术水平
污泥焚烧是指在空气供给过量的情况下,将污泥加热,并高温氧化、热解并彻底破坏其中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方式。目前使用较多的竖式多级焚烧炉、转筒式焚烧炉、流化焚烧炉等焚烧装置,都需要将污泥进行低水含量处理后再进行焚烧,在焚烧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率,使整体水平呈现投资省、能耗低、效率高的趋势,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推广价值、减小投资、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设备。加大对污泥处理技术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从国情出发,利用污泥与生活垃圾、煤混烧发电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3 进一步提高污泥资源利用水平
近年来,污泥资源化应用于建筑方面得到了充分发展,采用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制备了粘土烧结普通砖,结果表明制作的砖块使用功能良好并且具有保温效果;同样以污泥为部分原料,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研究制备得到的熟料各项性能表明生产生态水泥是可行的。污泥的资源化同样可以高效地应用于水处理方面。
2.4 进一步提高污泥机械脱水水平
为了降低污泥颗粒的亲水性,提高污泥脱水设备机械脱水效果及生产能力,常对污泥预处理,采用环保型调质试剂对其改性,形成清水性较低的污泥颗粒。
浓缩、调理后的污泥便由污泥入料泵将污泥泵入污泥脱水设备中,污泥在入料泵的压力下,以及污泥脱水设备过滤介质两面的高强压力差下实现固液分离,泥饼留在污泥脱水设备腔室内,随设备张开而放出,滤液则随污泥脱水设备排水系统流出到指定位置。
鉴于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要求越来越高,污泥资源化利用趋势越来越明显,建议大家采用超高压压滤机,不仅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处理后的污泥也更容易资源化利用,将污泥机械脱水环节的工作做得尤其到位。
2.5 进一步明确防爆区域的安全范围
确定污泥消化处理系统中的防爆区域十分重要,因为该区域的确定会对总体的平面布置、工艺设备等各方面的设计、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要进行科学、全面的布局和设计,提高整体系统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要对污泥消化处理系统的防爆区域进行界定,画出科学合理的安全范围。在沼气系统的防爆区域内,相关建筑、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甲级防爆要求。另外在防爆区域内,相关建筑、设施的设计要按照国家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进行实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污泥处理技术还不够先进,污泥处理不当将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种联锁效应会打破自然、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就意味着原有的污泥处理方法必须得到完善以适应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略。无论是重力浓缩、自然干化还是机械脱水技术,都应该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污泥处理实际,加大财政投入和人员技术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更高的生态价值,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