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灰是指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收集而得的残余物,含有二噁英、呋喃等有机污染物和Pb、Cr等可溶性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大,必须进行安全有效处置。根据飞灰成分特性,作为烧结水泥原料是一种有效处置飞灰的方法,但是飞灰中氯离子含量高,直接作为水泥原料会产生结皮和堵塞,影响水泥窑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飞灰进行预处理,诸多研究表明,飞灰水洗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飞灰水洗是指先将飞灰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对飞灰水洗料浆进行固液分离。目前,飞灰水洗料浆固液分离方式主要为采用真空过滤机进行过滤,但固液分离效果较差,分离后泥饼含水率和滤液含渣率较高。另外,过滤中滤布容易出现堵塞,影响真空过滤机正常运行。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种新的固液分离设备——卧螺离心机,因其具有适应性强、分离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在环保、化工、食品及矿产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飞灰颗粒细且粒径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用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对飞灰水洗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避免了真空过滤机中存在的滤布堵塞问题。
1 试验部分
1.1 飞灰及水洗料浆性质
飞灰来自背景某垃圾焚烧有限公司,主要化学成分中,CaO、SiO2、Cl平均含量分别为38.6%、25.1%、13.7%,平均粒径为12.5μm(其中≤5μm的颗粒含21.3%);经试验研究,水洗液固比为3:1时不仅能有效去除飞灰中的Cl,而且节约洗灰水用水量,且飞灰水洗料浆中含渣率为19.2%,密度为1.18×103kg/m³。
1.2 固液分离工艺
卧螺离心机一般适合于分离颗粒粒径>5μm的物质,由于飞灰水洗料浆中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较多,因此飞灰水洗料浆经过一级卧螺离心机分离后,1次滤液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颗粒物。本研究通过在1次滤液中加入絮凝剂PAM(投加量为料浆中干渣的3‰~4‰),经过二级卧螺离心机分离后,滤液含渣量大幅减少,明显减轻了后续水处理的难度。
1.3 离心机技术参数
试验所用一级和二级卧螺离心机由浙江某离心机厂家生产,型号为LW580ED,转鼓直径580mm,转鼓长度2378mm,长径比4.1,转鼓转速3000r/min(变频无级可调),分离因数2918,差转速2~32r/min(变频无级可调),差速器额定扭矩3.6kNm,主电机功率110kW,副电机功率45kW,振动额定值12mm/s。
2 飞灰水洗料浆固液分离现场试验
2.1 操作参数的选择
在进料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卧螺离心机分离效果受多种操作参数影响,如转鼓转速、差转速及溢流半径等,为此控制一级和二级卧螺离心机进料量分别为(20±1),(19±1)m³/h,对影响飞灰水洗料浆固液分离效果的操作参数进行选择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如下。
2.1.1 转鼓转速的影响
卧螺离心机工作原理是依靠转鼓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离心力,使物料中固相粒子迅速积聚在转鼓内壁上实现固液两相分层,因此转鼓转速对固液分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转鼓转速越大,物料受到的离心力越大,分离效果也越好,但是转鼓转速过高,离心机震动强烈,易引起跳停故障,因此在分离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转鼓转速,试验中设定一级和二级卧螺离心机差转速分别为10,14r/min,溢流半径分别为225,210mm,考察了转鼓转速与离心后泥饼含水率和滤液含渣率的关系,同时记录了不同转鼓转速离心机振动范围值,如下所示:
转鼓转速/(r/min) | 一级卧螺离心机振动范围/(mm/s) | 二级卧螺离心机振动范围/(mm/s) |
500 | <3 | <3 |
1000 | <3 | <3 |
1500 | 3~6 | <4 |
1800 | 3~8 | 2~6 |
2100 | 6~12 | 3~8 |
2300 | 6~15 | 5~11 |
随着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的增加,一次和二次泥饼含水率、一次和二次滤液含渣率均降低;当一级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大于2100r/min时,一次泥饼含水率和一次滤液含渣率降低缓慢,对于分离效果而言,选择一级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为2100r/min为宜。但是一级卧螺离心机在该转鼓转速下的震动已达到额定值,引起离心机跳停,影响离心机正常运转,因此综合考虑,确定一级卧螺离心机的转鼓转速为1800r/min;同样考虑分离效果和震动影响,确定二级卧螺离心机的转鼓转速为2100r/min。
2.1.2 差转速的影响
差转速是转鼓转速与螺旋推料器转速之差,一般差转速减小,将增大物料在转鼓内的停留时间,使得离心后泥饼含水率和滤液含渣率减小,但是差转速太小,会使差速器扭矩明显增大,离心机易发生堵塞。为此试验中设定一级和二级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分别为1800,2100r/min,溢流半径分别为225,210mm,考察了差转速与离心后泥饼含水率和滤液含渣率的关系,同时记录了不同差转速离心机的扭矩值,如下表所示:
差转速/(r/min) | 一级卧螺离心机差速器扭矩/kNm | 二级卧螺离心机差速器扭矩/kNm |
4 | 3.5 | 3.4 |
7 | 3.4 | 3.3 |
10 | 3.0 | 2.9 |
14 | 2.9 | 2.7 |
18 | 2.7 | 2.6 |
23 | 2.5 | 2.4 |
当差转速<10r/min时,随着差转速的减小,一次泥饼含水率和一次滤液含渣率降低幅度明显减小,而一级卧螺离心机差速器扭矩明显增大,并且接近于额定扭矩,离心机发生堵塞几率高,由此确定一级卧螺离心机的差转速为10r/min;同时发现,二次泥饼含水率和二次滤液含渣率受差转速影响较小,仅当差转速>18r/min时,二次泥饼含水率显著增大,因此对于分离效果而言,差转速只要≤18r/min即可。但当差转速<10r/min时,二级卧螺离心机差速器扭矩随差转速的减小而显著增大,因此考虑到扭矩显著变化影响,确定二级卧螺离心机的差转速为10~18r/min。
2.1.3 溢流半径的影响
对于型号确定的卧螺离心机,溢流半径大小影响有效沉降容积和干燥区长度。溢流半径增加,沉降面积减小,滤液在沉降区停留时间缩短,滤液含渣率升高,但同时使得干燥区长度增大,泥饼在干燥区停留时间延长,泥饼含水率减小,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溢流半径,使得泥饼含水率与滤液含渣率达到 组合。为此试验中设定一级和二级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分别为1800,2100r/min,差转速分别为10,14r/min,考察了溢流半径与离心后泥饼含水率和滤液含渣率的关系。
随着溢流半径的增加,一次泥饼含水率和一次滤液含渣率分别逐渐降低和增加,为有利于后续烘干操作,一次泥饼含水率宜越低越好,但为节省絮凝剂PAM用量,一次滤液含渣率不能太高,综合考虑选择一级卧螺离心机的溢流半径为225mm;同时,二次泥饼含水率随溢流半径的变化规律与一次泥饼含水率基本相同,但二次滤液含渣率随溢流半径的变化规律与一次滤液不尽相同,当溢流半径<210mm时,随着溢流半径的增加,二次滤液含渣率缓慢增加,而当溢流半径>210mm时,二次滤液含渣率随着溢流半径的增加显著增大,由此选择二级卧螺离心机的溢流半径为210mm。
2.2 卧螺离心机连续运行试验
通过对卧螺离心机分离效果和工况的考察,选择并确定了合适的操作参数。为评价两家串联卧螺离心机代替真空过滤机的可行性,本研究又进行了长时间连续运行试验,一级和二级卧螺离心机转鼓转速分别设定为1800,2100r/min,差转速分别设置为10,14r/min,溢流半径分别为225,210mm,而进料量仍分别维持在(20±1),(19±1)m³/h。
通过运行结果可知:一、二次泥饼含水率,二次滤液含渣率和总固相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39.8%、0.6%和98.1%,而相同飞灰水洗料浆经真空过滤机固液分离后,平均泥饼含水率为45.0%,平均滤液含渣率为3.0%,平均固相回收率为89.7%,表明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的固液分离效果明显优于真空过滤机,另外试验过程中,卧螺离心机一直运行平稳,未出现异常,表明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可完全代替真空过滤机。
另外一级卧螺离心机的固相回收率并不高,平均值为66.0%,而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的平均总固相回收率高达98.1%,其主要原因是二级卧螺离心机进料加入了絮凝剂PAM,使得飞灰水洗料浆中的细颗粒聚结成较粗大的粒子或絮团,沉降性能得以显著改善所致。
3 结论
(1)采用卧螺离心机对飞灰水洗料浆进行固液分离,转鼓转速、差转速和溢流半径是影响分离效果的重要操作参数。
(2)飞灰水洗料浆经过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固液分离后,平均泥饼含水率为39.8%,平均滤液含渣率为0.6%,平均固相回收率达98.1%,分离效果显著优于真空过滤机,另外卧螺离心机一直运行平稳,未出现异常,说明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可完全代替真空过滤机。
(3)二级卧螺离心机进料投加絮凝剂PAM,是两级串联卧螺离心机平均总固相回收率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