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专用机械设备安装
7.1 皮带输送机
安装时以皮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作为滚筒横向中心线组装主动滚筒、从动滚筒,保证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轴线平行且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垂直。
7.2 轴流风机
安装前先对风机基础进行磨光,用水平尺找平。在设备基础上放出风机纵横轴线位置,安放地脚螺栓,设备就位后,紧固地脚螺栓。
检验时,开启电动机,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和摩擦声响。
7.3 手电动板闸
作业前首先支搭脚手架,然后在出水口墙面上标出出水口竖直中心线及闸门底部标高线。同时检查闸体起吊孔中心与启闭机混凝土支座孔是否对中,如不对中,先调整支座孔。将板闸吊装到位后,靠在出水口。
将板闸吊起后,调整板闸丝杠中心线就位,并调整闸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将板闸临时定位固定后,及时作出膨胀螺栓孔的位置标记,将板闸吊离墙面后,用冲击钻成孔,再将闸体起吊就位,将膨胀螺栓拧紧,使闸体固定在墙面上。
闸门安装后,必须平整严密,启闭机开启灵活,无卡阻和抖动现象。
7.4 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安装
土建工程进行到我方认为最为合适安装起重设备时,提前28天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安装。
起重设备安装由具有起重设备安装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工程施工、试运行及验收按照《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并符合其它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或满足当地劳动主管部门的要求。起重设备安装完成并通过监理工程师、当地劳动部门的验收,施工方负责办理相关的一切手续。
7.4.1 导轨安装
采用48钢管及专用卡具沿天车导轨方向搭设作业脚手架(脚手架支搭时考虑操作人员和工字钢的重量,及工字钢的进室和提升空间。脚手架上搭防护栏,满铺大板。同时搭设一个专用调试平台进行导轨调直,导轨调直后,用吊链将其吊到脚手架上面,按照《悬挂运输设备轨道》87SG359中的方式进行连接、导轨安装。
使用经纬仪放出导轨轴线,水平仪测量高程,并在每根房梁预埋铁上焊一块连接板。
用吊链吊起导轨就位找正,顺直后连接板点焊焊牢,然后加满连接板、筋板、点焊,用经纬仪与水平仪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焊接。
7.4.2 天车安装
在车间内搭设平台,进行天车梁组装,并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装配图安装配套电气元件和附属部件。检验合格后,用2个吊链平稳起吊,使天车就位,安装调整行走轮间隙在允许范围之内。
7.4.3 附属装置安装
防撞装置等其他附属装置安装,按设备安装技术手册进行。
7.4.4 检验
7.4.4.1 准备工作
(1)设备技术文件、合格证书完整齐备,安装记录、电气记录齐全;
(2)所有连接部件紧固无松动,钢丝绳端固定牢固,在卷筒上缠绕正确;
(3)轨道上所有杂物清除干净。
7.4.4.2 无负荷试车
(1)接通电源,点动并检查各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操纵机构的操纵方向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
(2)各机构的电动机运转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卡轨,钢丝绳无硬变,扭曲,压扁,跳槽现象,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的速度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5)以上各项试验不少于5次,且动作准确无误。
7.4.4.3 静负荷试车
(1)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不少于三次,无异常现象。
(2)将电葫芦停在起重机跨中,逐渐加负荷作起升试运转,直至加到额定负荷后,使小车在桥架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数次,各部分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桥架结构无异常现象。
(3)将小车停在桥式起重机跨中,无冲击的起升额定起重量1.25倍负荷,在离地面高度为100~200mm处。悬吊停留时间不少于10min,并无失稳现象。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或支腿处,检查桥架金属结构,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他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的缺陷。此项试验不超过三次,第三次无永久变形。测量主梁的实际上拱度大于0.7/1000mm。
(4)检查起重机的静刚度:将小车开至桥架跨中,起升额定起重量的负荷离地面200mm,待起重机及负荷静止后,测出其上拱值,此项结果与上一项结果之差为起重机的静刚度,其值符合规范规定。
7.4.4.4 动负荷试车
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分别进行,有联合动作试运转时,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在全行程上进行,起重量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累计起动及运行时间符合规定,各机构的动作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