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碟片式离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
1.1 碟片式离心机结构
以基伊埃韦斯伐利亚分离机有限公司生产的碟片式离心机为例,其关键结构一共有七部分:其一为电机部分;其二为离合器部分;其三为涡轮部分;其四为蜗杆部分;其五为转筒部分;其六为向心泵部分;其七为滑动活塞部分。当中,发挥增速效果的是涡轮和蜗杆。对于其中的转筒来说,归属于离心分离部件,基于转筒当中存在碟片组,其主要作用是使沉降的距离得到有效缩减。对于向心泵来说,主要在其他设备能够将分离后的轻液引入;对于滑动活塞,可以将操作水供应到转筒里,然后基于高速旋转的转筒中,形成很高的离心力,并于具备移动的活塞当中发挥相应的效果,使转筒实现打开功能和关闭功能,进一步让分离后的重液以间歇式的方式排出。
1.2 碟片式离心机工作原理
对于碟片式离心机,其工作原理分为两部分,主要体现为:
(1)离心过滤原理。将离心力场作为基本条件,基于此环境下,使悬浮液形成一定的离心压力,并在过滤介质中产生相对应的效果,使液体在过滤介质的作用下,变为滤液。而对于固体颗粒而言,则在过滤介质表面被截留,以此使液—固分离得到有效实现。
(2)离心沉降原理。需认识到悬浮液各组分的密度不同,而乳浊液也存在密度不同的各组分。这种情况,将离心力场作为基础条件,然后实现快速沉降分层,使液—固分离或液—液分离得到有效实现。
2 碟片式离心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分析
2.1 常见故障
碟片式离心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物料、操作、维修以及长时间运作等因素影响,如果引发一系列的故障问题,总结起来碟片式离心机常见故障包括:
(1)离心机排渣异常故障。当分离介质处于离心机运作状态时,出现无法分离的问题,进一步通过直接的方式基于固相出口排出来,同时轻相出口无液体排出来。
(2)固体颗粒出口排料故障。指的是,在固体颗粒出口部位,出现不排料的问题,其中的介质通过直接的方式基于轻液出口排出。此外,还有振动值偏高的问题,或者存在振动联锁跳车的故障。
(3)存在油、磨损故障。指的是离心机与电机离合器之间的摩擦瓦片残留有油物质,或有磨损的问题存在。基于离心机没有办法达至额定转速的条件下,会致使转鼓内操作水的离心力下降,这样滑动活塞便没办法正常移动。或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导致滑动活塞向下移动的情况受到限制。
(4)内部垫片磨损及密封不严故障。离心机基于运作期间,由于内部的温度存在较高的情况,并且处于活塞朝上滑动、朝下滑动期间,垫片会受到冲击力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此时垫片便容易有疲劳分层的故障,同时分层之后易使滑动活塞卡滞,从而使固体颗粒排放没有办法实现关闭功能,导致分离介质以直接的方式排出来。
2.2 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出现的碟片式离心机常见故障,便需采用有效的解决方法,具体包括:
(1)离心机排渣异常故障处理方法。对于此故障,需暂停进料操作,进一步对离心机采取水清洗处理操作。针对期间发生的联锁跳车故障,需对离心机进行重新启动,进一步采取水洗处理操作。此外,倘若无法正常出料或排渣,或振值还是偏高,那么需要暂停进行水洗,之后再进行检修处理。
(2)固体颗粒出口排料故障处理方法。在物料当中重组分含量偏高,同时物料粘稠度偏高,将会导致出现粘结在转筒内部的问题。并且在排料期间,固体没有办法彻底排出来,会致使固体无法于转筒中均匀沉积,这样离心机易失衡,进一步导致离心机发生高振动或联锁跳车问题。因此,需结合物料的具体状态,然后采取定期排碱处理方案,或增加排碱的次数与增加排碱量,同时对离心机进行定期清洗,使离心机转鼓内粘结的残存物料得到及时清除。
(3)针对离心机和电机离合器摩擦瓦片存在油或磨损故障,需对转速指示器进行观察,然后对转速进行确认,如果无法达到额定的转速,则需检查离合情况。针对水压低问题,需严格调节水减压阀,倘若调节后仍过低,需严格检查操作水管路减压器及过滤器,判断有无堵塞情况存在,倘若存在则需全部清洗。此外,倘若滑动活塞闭合室存在脏污的问题,也需及时清洗。
(4)针对内部垫片磨损及密封不严故障。需及时更换新的垫片,并合理控制垫片尺寸,使其直径尺寸比安装环槽尺寸小0.3~0.5mm。并且,在更换新的垫片之后,使离心机空转至离心机内部升温到90℃作用,通过操作水让滑动活塞闭合2~3次,让垫片安装之后能够获得均匀的受力,从而确保离心机安全、稳定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碟片式离心机常见故障较多,包括:离心机排渣异常故障、固体颗粒出口排料故障以及内部垫片磨损故障等。因此,需对离心机进行水洗处理,并定期对物料进行排碱处理,更换新的垫片,使内部垫片磨损故障得到有效排除。总之,需在认清碟片式离心机故障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使碟片式离心机故障得到有效排除,进一步使碟片式离心机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